近期,《》公开征求意见稿,因工作需要,较为关注一些难度较大的项目。导则修订稿对特殊类型的项目给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要求,以下简要分析,以飨读者。
导则条款:10.1.4 天然包气带厚度超过100 m的,主要预测污染物在包气带的迁移距离和浓度,但当垂向通道较为发育且下伏含水层存在供水价值时,应预测对含水层水质的影响。简要分析:增加该条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建设项目选址位于基岩山区或西北干旱区等特殊地质条件下,当包气带厚度超过100m,针对此类场地应重点针对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向下伏含水层迁移的距离和浓度,重点关注风险条件下污染物是否能到达下伏含水层的潜水面。而后半句则强调当垂向通道较为发育且下伏含水层存在供水价值,应预测对含水层水质的影响。这种情况主要针对岩溶发育分布区,例如,当建设项目位于岩溶区山顶较为发育的岩溶洼地、漏斗分布区,虽然洼地底部距离下伏岩溶含水层水面(岩溶管道平面)厚度超过了100m,但是,当污染物穿透岩溶洼地底部较薄粘土层或沿着洼地四周基岩溶蚀裂隙后,可沿着垂直方向裂隙或岩溶通道迅速迁移扩散到达下伏岩溶管道主径流通道,而岩溶主径流管道集中排泄点(泉、暗河口)又具有供水价值,此时应预测项目对岩溶含水层水质的影响。但遗憾是附录中未增加非饱和带的相关预测方法。
导则条款:12.3.3 位于基岩山区的建设项目,可选取现状调查的代表性监测点,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布设跟踪监测点;具有优势通道的裂隙、管道型岩溶区的污染源跟踪监测点可布设于天然排泄点(泉、泄流点、暗河、天窗)。12.3.4 包气带厚度超过100 m且天然防污性能强的,或位于无导通裂隙发育基岩上的建设项目,可不设置跟踪监测点。简要分析;增加这两条的主要目的与上述预测原则相呼应,同时对于位于基岩山区,尤其是岩溶区的建设项目,天然条件下这些地区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特殊,地下水往往沿着岩溶管道、溶蚀裂隙发育带径流,在下游往往以泉点集中排泄。因此,跟踪监测点的布设应根据对评价区范围的水文地质调查及示踪试验结论,将这些集中排泄点设置为跟踪监测点。对于包气带厚度超过100m,且天然防污性能强的,或位于无导水裂隙发育基岩上的建设项目,例如建设项目位于包气带主要为较厚的粘土层、泥岩、页岩、板岩等相对隔水层分布区且断裂构造及节理裂隙不发育区时,建设项目可不设置跟踪监测点。增加这条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一些建设项目建于基岩山区,包气带厚度超过100m,风险条件下项目本身对包气带下伏含水层造成污染风险的概率极低,且跟踪监测井的建设成本巨大,对于厚度超100m且隔水性能较好的,即使监测井建设后,风险条件下,监测井也很难监测到项目污染信息。
如下图1所示,某建设项目位于志留系相对隔水层中,而该区域地层走向为北东南西走向,倾向向北西,且岩层为缓倾,含水层和隔水层相间分布(见剖面图1),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了监测井设置(钻孔岩心照片如下图3所示),而该监测井终孔深度为127m,钻孔揭穿项目所在页岩隔水层(S2mb)时,岩心完整,只有当钻孔揭穿下伏岩溶含水层(S2ma)时才有水。也就是包气带厚度超过了100m,且根据岩心照片可以看出,拟建项目场地本身位于缓倾的志留系页岩隔水层中。结合以上实例可以解读新增的12.3.3这条,从这个项目区域水文地质图可以看出,该区的岩溶含水层的岩溶裂隙及管道主要是沿着顺层裂隙发育(图2),从图2中暗河泉点出口处的红砖房可以看出,泉点出口为缓倾灰岩层间裂隙,根据对暗河泉点出口处上游的监测井和泉点监测井水质数据对比分析表明,泉点的水质与上游污染源之间的水质相关性更为明显,该区在泉点与污染源之间布设了监测井,但监测井监测到的污染源信息并没有泉点明显。即污染源正下方的监测井监测到的特征污染物的浓度明显低于泉点监测到的特征污染物,由此表明,污染源泄漏后顺着岩溶裂隙管道径流直接在暗河出口的泉点排泄,而位于污染源与泉点之间的监测井监测到的是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并未能及时监测到特征污染物扩散。由此表明,在此类岩溶裂隙发育分布区,将地下水集中排泄泉点作为跟踪监测点更具代表性。
图1 某项目区区域水文地质图
图2 项目区岩溶发育分布示意照片
图3 项目区场地水文地质钻孔岩心照片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
编辑:君君.环评互联网
下载[环评云助手]app
20000+法律法规库、百万下载量、免费环评公开课
|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已申明原创之作品,转载需申请并获本号授权!
| 投稿、授权、商务及其他请加微信号:eianet2016